中韓上海國際機床展合作漸入佳期
2006年是我國“十一五”的第一年,“十一五”項目的開局、布局及汽車、軍工、高新產業的高速發展,為機床市場帶來最大需求。而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經濟區,已占據了全國機床市場的三分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500強中已有92%進駐長三角,而未來10年長三角將通過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之一。
面對目前中國制造業積極發展的形勢,以及中國機床制造技術的現有狀況,上海東博國際展覽公司將于 2007年7月2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東博國際機床展(暨上海國際機床展),引起國外各大企業以及機床專業展會的密切關注,并紛紛投來橄欖枝,要求攜手合作。韓國最大的機械展會——韓國機械展KOMAF,有意進駐東博國際機床展,與東博展覽公司經過多次洽談后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據了解,KOMAF為韓國最具影響力的機械工業展覽會,它由韓國機械產業振興會每年舉辦一次,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一直在韓國機械市場領域保持最領先地位,并對韓國機械發展歷史做出過卓越貢獻。KOMAF與東博達成合作意向,更重要的是想借助東博國際機床展,這樣一個已經成熟的機床交易平臺來推廣韓國機械工業,以期達到交流合作的目的。
目前,中國機床市場是“低端混戰”愈演愈烈,高端市場則主要由外國制造商,特別是被歐洲、日本制造商壟斷,我國汽車、航空和航天、發電、船舶,尤其是軍工等行業急需的高技術數控機床75%甚至100%依賴進口。據統計,2004年我國從韓國進口機床約4.5億美元,位列我國進口機床的第五位,而我國機床出口到韓國的比例要少得多。作為韓國頗具影響力的機械專業展覽協會,與中國東博國際展覽機構的合作,足以顯現韓國機床制造企業的市場前瞻性,他們來到中國,并服務于中國,表明他們十分看好中國機床市場。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如此優良的發展環境中,2007年東博國際機床展覽會的隆重舉行,對國外的優秀機床產業來說是錦上添花,對中國機床產業而言則是機不可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