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妇髙潮xxxxxxyz,淑蓉第二次找卫老止痒,边做奶水边喷h高h共妻,祥仔视觉

減速機行業最權威的減速機網站! 減速機網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錄會員中心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減速機網
 當前位置:減速機首頁 >> 技術講座 >>科技采風>>2007年投資策略中國制造裝備全球(1)
   我要成為會員
減速機網 2007年投資策略中國制造裝備全球(1) 減速機網
來源:減速機信息網    時間:2006-12-20 9:26:53  責任編輯:佚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機械制造正在逐步走向裝備全球之路。巨大的投資機會將來自:在中國制造裝備全球的發展歷程中,能夠在國際競爭中勝出的優勢企業。本文試圖通過回顧2006年機械行業及其上市公司運行狀況,全面系統地思考:在振興裝備業的大背景下,哪些行業和公司將進一步受益?在投資結構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哪些行業和公司會獲益?在出口加快、并購加速的情形下,又將有哪些公司會真正在國際競爭中茁壯成長?通過綜合分析,尋找2007年的投資目標。
  1.快速成長的中國機械制造業
  1.1機械制造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日顯重要
  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實力增強,開始面對國際市場。根據《中國機械工業年鑒》統計數據,中國機械工業總產值從20年前的不到2000億元(1985年1937億元,1990年3247億元)提升到2005年的超過5萬億元,20年時間規模增長約29倍,年復合增長率達18.38%。特別是近五年以來,機械工業總產值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4.58%。2006年機械工業總產值增速較2005年加快,機械工業聯合會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1-10月,機械工業主要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3882.68億元,同比增長29.85%;完成銷售產值42675.89億元,同比增長29.74%。在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我們的企業實力也在不斷增強,企業所面對的市場已經不僅僅是國內市場,而是廣闊的國際市場,諸多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在快速提升。
  機械行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日顯重要。2005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6%,預計2006年有望達到7%。機械工業總產值與GDP比值持續提升,由2000年的0.21提升到2005年的0.31,我們預計經過未來五年發展,比值將提升到0.4以上。
  1.2 2006年機械行業主要經營指標增速加快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6年1-10月,機械大行業(包括交通運輸設備)64285家主要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84萬億元,同比增長29.20%,增速比2005年全年提高6.84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485.83億元,同比增長42.37%,增速比2005年全年提高30.43個百分點;行業毛利率為14.94%,與上年持平。如果扣除交通運輸設備,機械行業52324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29萬億元,同比增長29.35%,增速較2005年全年提高2.89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749.22億元,同比增長39.25%,增速較2005年全年提高12.01個百分點;行業毛利率為15.12%,與上年持平。
  本報告研究范疇將不包括汽車等交通運輸設備。在機械四大行業中,通用設備、儀器儀表各項指標穩定增長,收入、利潤總額增速較上年小幅提升;專用設備利潤總額增速大大高于收入增長,表明整體盈利能力在提升;電氣設備收入、利潤增速則明顯加快。
  1.2.1專用設備:增速快速提升,盈利能力上升
  行業整體獲利能力提升。2006年1-10月我國專用設備制造業共實現銷售收入5950.13億元,同比增長29.63%,實現利潤總額338.36億元,同比增長50.28%,毛利率和稅前利潤率分別為16.31%和5.69%。行業利潤總額增速遠超過收入增速,說明行業獲利能力提升。
  行業內盈利能力較強的有工程機械、石油鉆采設備、礦山設備、模具制造等子行業,這些子行業的毛利率水平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工程機械和石油鉆采設備的主要指標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預計2006年全年收入、利潤增速分別在30%、50%左右;2007年行業收入增速將保持在25%左右。
  1.2.2通用設備:穩中有升
  2006年1-10月,通用設備行業共實現銷售收入10512.02萬元,同比增長30.41%,增速較上半年和前三季分別提升0.64和0.77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641.00億元,同比增長38.3%,增速較上半年和前三季分別下降3.0和0.8個百分點;毛利率和稅前利潤率分別為15.8%和6.1%,均比上半年和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整體看來,行業盈利能力較強的有液壓和氣壓動力機械、機床、泵及真空設備等,這些子行業的毛利率水平高于行業整體水平。
  預計2006年通用設備行業收入、利潤增速將分別保持在30%、38%左右,2007年需求增速在25%左右。
  1.3上市公司整體指標持續好轉
  行業內上市公司主要指標持續好轉,部分指標高于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整體水平。
  06年前三季度,機械行業(不包括電氣設備)106家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0.24元、9.08%,均超過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每股凈資產略低于市場平均水平。06年1-9月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0.182元,低于每股收益,也低于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但部分子行業的現金流狀況良好,如機床、港口機械、工程機械的每股現金流分別達到0.68元、0.43元、0.34元,遠高于機械行業的平均水平。電氣設備行業06年前三季現金流狀況不佳,主要是由于2005年以前行業內企業已經提前收取了大量預收款,2006年以后新承接訂單大幅減少,企業采購原材料需要大量支付款項;另外工程尾款回款周期長。
  毛利率趨穩、凈利率持續上升。機械行業上市公司(不包括電氣設備)平均毛利率從2001年開始逐年小幅下降,2006年趨穩,1-9月毛利率為17.36%。凈利率自2001年開始逐步攀升,2006年1-9月達5.95%,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上市公司整體獲利能力上升。
  鐵路設備、工程機械、石油礦山設備業績增速最快,凈利潤增速分別達到121.25%、96.85%和61.95%;港口機械、工程機械的綜合盈利能力較強,凈資產收益率高達19.27%、9.56%,每股收益分別0.58元、0.31元,每股經營性現金流分別為0.43元和0.34元,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2.機械行業未來五年發展前景樂觀
  機械行業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關系密切,我們預計“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速將略低于“十五”期間的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將較“十五”期間有所減緩,但預計幅度不會大,2007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將保持在20%以上,在振興裝備政策推動和外銷強勁增長拉動下,機械行業將繼續朝著持續向上的方向健康發展。預計2006年機械行業收入增速保持在29%左右,未來五年行業復合增速仍將保持在18%以上。
  2.1中國機械裝備發展進入最佳發展時期
  世界制造業轉移,中國正在逐步成為世界加工廠。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已經進入工業化發展的高技術密集時代與微電子時代,鋼鐵、機械、化工等重工業正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我國目前經濟發展已經過了發展初期,正處于重化工業發展中期。
  未來10年將是中國機械行業發展最佳時期。美國、德國的重化工業發展期延續了18年以上,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四國重化工業發展期平均延續了12年,我們估計中國的重化工業發展期將至少延續10年,直到2015年。因此,在未來10年中,隨著中國重化工業進程的推進,中國企業規模、產品技術、質量等都將得到大幅提升,國產機械產品國際競爭力增強,逐步替代進口,并加速出口。目前,機械行業中部分子行業如船舶、鐵路、集裝箱及集裝箱起重機制造等已經受益于國際間的產業轉移,并將持續受益;電站設備、工程機械、機床等將受益于產業轉移,加快出口進程。
  2.2未來發展將持續受益于振興裝備之國策
  振興裝備政策推動內需。2006年6月28日《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意見》提出未來將重點發展16大領域,即:
  發電、輸變電、石化、煤化工、薄板連軋、煤綜采、造船、鐵路與軌道交通、環保、工程機械、自控和精密儀器、數控機床、紡機、農機、IT設備、飛機。《意見》不僅為裝備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明確了方向和目標,還提出了有關政策支持方面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稅收優惠政策、資金支持等,有利于機械行業的長期健康、快速發展。預計在《意見》及其相關配套政策以及其他振興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機械行業的內需將保持旺盛增長。
  陸續出臺的振興裝備配套政策有利于行業快速發展。目前相關配套的細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制定重點發展領域的技術政策,著力培養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2.所得稅優惠,如研發投入可抵免企業所得稅;3.調整進出口關稅,如提高整機進口稅率,降低零部件進口關稅,調高資源性商品出口關稅,有利于國產設備替代進口,有利于國內裝備制造企業降低成本;4.調整出口退稅率,如提高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出口退稅率,降低低附加值產品出口退稅率,有利于國內企業盈利能力提升、產品技術升級;5.限制重大裝備進口,有利于內需增加,替代進口;6.專項資金扶持,有利于企業做強做大。
  2.3旺盛內需帶動行業健康發展
  在未來GDP穩定增長的前提下,國內機械設備需求增速將超過GDP增速。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隨著國家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更加注重生活質量,勞動力成本將持續攀升,設備替代人工成必然趨勢,因此機械設備需求也必將多品種、多樣化。我們預計未來幾年部分產品仍將保持旺盛需求,譬如為了解決運輸瓶頸,鐵路投資持續增加,相關設備需求旺盛;為了解決電力短缺,近幾年國家加大電站及輸變電建設力度,未來幾年電站建設仍將保持在高位,輸變電建設將保持快速增長;新農村建設、鐵路投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等都將拉動工程機械旺盛需求。
  隨著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品技術升級,國內產品正在逐步替代進口,且空間巨大。2005年我國機電產品累計進口3503.78億美元,其中機械及設備進口963.75億美元,同比增長5.18%,增速較2004年下降約23個百分點,表明進口替代在加快。2006年1-10月,機械及設備累計進口889.98億美元,同比增長13.84%,在國內需求拉動下,進口增速出現反彈。
  2.4強勁出口拉動行業快速增長
  中國機械工業經過近20年的努力發展,從先前的引進設備、消化吸收,基本滿足國內基礎需求,發展到現在的改造創新、替代進口、加快出口階段。2006年1-10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同比增長了29.64%,機械及設備的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3.90%,增速較2005年全年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1)基數逐漸加大;2)集裝箱產品的出口增速明顯下降,06年1-10月集裝箱出口同比下降了9.81%,拖累了整個機械行業的出口表現。但我們認為在部分子行業如工程機械等出口快速增長的拉動下,未來機械行業的整體出口增速將有所提升。
  目前,我國機械裝備出口通常通過三種方式:第一是隨項目帶出去,這種方式的出口產品利潤率會略低一些;第二種是自主出口;第三種是到海外投資設廠,特別是在本幣升值的情況下,到海外投資設廠顯得相對劃算。機械企業經過近幾年發展,規模擴大、產品技術提升、性能穩定、產品正在得到國際市場逐步認可。
  2.5并購將造就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機械行業是重組并購最為活躍的板塊之一。《中國并購報告》顯示,2003年大機械行業并購數量120次,位居第二,并購金額達101.3億元;2004年并購數量大幅下降為50次,金額75億元。2003年是2000年以來機械行業增速最高的年份,行業內企業并購熱情高漲,諸多大型國企也在當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制重組,如特變電工收購沈變、上海電氣集團改制重組啟動、上海新梅收購上海港機、南方香江收購山東臨工、浙江精工鋼構收購長江股份等等;2004年受宏觀調控影響機械需求增速快速下降,且隨著鋼材等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揚,企業業績增速明顯放緩,企業并購動力也隨之下降。2005年以后并購再次加速,外資并購國內企業的積極性高漲,2005年以來機械行業最引人注目的并購案例就是:美國凱雷公司計劃用3.75億美元收購徐工機械85%股權,間接控股徐工科技,目前新方案中已將收購比例調整至50%。新方案已獲得江蘇省和徐州市政府有關部門的基本認可,將正式呈報國家相關部門審批,但由于該事件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國家相關部門尚未批復收購事宜。
  機械行業重組并購主要方式有:1)資產置換,實現行業內部、或控股股東集團內部的重組。典型案例:上海機電與控股股東之間歷年的資產重組;中聯重科收購建機院下屬環衛設備、汽車起重機資產。2)借殼上市,實現跨行業重組。典型案例:浙江精工鋼構借殼長江股份上市;南方香江集團借殼山東臨工上市。3)戰略重組并購。典型案例:振華港機大股東中港灣集團和中國路橋集團合并重組為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沈陽機床集團戰略收購德國希斯公司、云南機床、交大科技。
  全流通將為重組并購提供便利,并有望降低并購成本。根據“十一五規劃建議”精神,我們認為在未來幾年,機械行業中企業之間的收購兼并行為將進一步增加。通過收購兼并,國內將造就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建議特別關注集團有潛在優良資產的公司,如三一重工(600031)、西飛國際(000768)、滬東重機(600150)、廣船國際(600685)、火箭股份(600879)等;關注有意引進戰略投資者做強做大的公司,如柳工(000528)等。
  3.主要細分行業及上市公司分析
  3.1工程機械:內外需求齊增長
  3.1.1行業進入上升期,業績增長超過預期
  在經歷了2004年業績快速下滑和2005年上半年的負增長后,工程機械行業走出谷底,2006年業績迅速回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6年1-10月工程機械行業實現銷售收入688.18億元,同比增長33.39%,增速分別較2006年上半年和2005年全年提升1.28、21.08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47.05億元,同比增長124.35%,增速分別較2006年上半年和2005年全年提升37.99、128.08個百分點;毛利率為17.27%,分別比2006年上半年和2005年全年提升0.09、1.72個百分點;稅前利潤率為6.84%,與上半年基本持平,較2005年全年提升1.2個百分點。
  可見,在2006年7月我國加強宏觀調控以后,行業增速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是加快的。行業業績增長好于市場預期的主要原因:1)本次宏觀調控不同于2004年的調控,主要是一種結構性調控。調控的重點是: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產能過剩的產業;政府將嚴格審查新開工項目,抑制投資過快增長;相反,一些瓶頸領域投資加快,如鐵路,新農村建設、軌道交通、礦山開采等領域投資加大,拉動需求;2)出口增長加快拉動需求。
  主要產品銷售狀況好于預期。2006年1-9月,工程機械主要產品銷量均有明顯上漲,除了壓路機外,其他主要整機產品的銷量增速均在10%以上,其中挖掘機的銷量增速達到66.10%,叉車和汽車起重機的銷量增速也在30%以上。壓路機是受宏觀緊縮影響最大的工程機械產品之一,但銷量也保持正增長態勢。
  3.1.2內需謹慎樂觀,出口積極樂觀,共同推升行業業績
  1、出口勢頭良好,推升行業業績出口快速增長提升行業業績。出口在行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2005年行業銷售收入增長12.31%,出口總金額增長58.76%,出口增速高于行業銷售收入增速46.45個百分點;2006年上半年,行業銷售收入增長32.11%,出口總金額增長75.30%,出口增速高于行業銷售收入增速43.19個百分點;2006年1-9月,行業銷售收入增長33.90%,出口總金額增長74.20%,出口增速高于行業銷售收入增速40.3個百分點。
  工程機械行業的出口增速遠超過行業銷售增速,已成為拉動行業銷售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根據公司反饋信息,工程機械出口產品的盈利能力一般高于內銷產品,故出口的增長也是拉動公司利潤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對非洲、中東以及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前景廣闊。我國對非洲工程機械出口增長迅速,2005年增速達到83%,遠超過對其他地區的出口增速,主要是由于:我國在非洲國家有大量工程承包項目;非洲國家多數不富裕,價格相對低廉的中國產品更適合非洲國家的經濟能力;近年非洲各國政府如安哥拉、埃及、贊比亞等紛紛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我國在中亞的一些發展中國家有大量承包項目,并且發展中國家資金短缺的現象也使得中國產品倍受青睞;目前中東地區的建筑業正處于發展的高峰期,對相關機械的需求快速增長,中東地區一些產油國資金充足。非洲、中東以及亞洲發展中國家將會是未來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的重要增長點整機產品出口比重提升,出口結構逐漸優化。2005年,我國工程機械整機產品出口總金額為17.29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8.8%;2006年1-9月份,整機產品的出口總金額為22.9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63.8%,占比較05年全年提升了5個百分點,出口增速91%,超過行業出口增速16.8個百分點。整機產品出口比重的顯著提升,顯示出我國工程機械產品的出口結構正逐漸優化,未來整機產品出口規模的擴大將會是提升行業整體出口金額的重要動力。2006年1-9月起重機、推土機、壓路機、挖掘機、平地機的出口金額的增速都超過了出口量的增長速度,說明價格較高的產品的出口比重有所提升,出口結構優化。
  我們預計06年全年工程機械行業出口增速將超過70%,07年、08年也將保持50%以上的高增長。
  2、多因素推動內需穩定增長宏觀調控初顯成效,未來投資結構性調整將繼續拉動內需。2006年7月開始,國家再度加強宏觀調控,1-9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7.3%,較上半年下降了2.5個百分點;2006年1-9月份城鎮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8.2%,較上半年下降了3.1個百分點,1-10月份繼續下降至26.8%。但工程機械行業仍保持快速增長,投資結構性調整拉動內需。我們認為為了維持國家經濟持續快速的增長,在消費動力不足的情況下,保持較快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成為必然,未來幾年國內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
  行業并購重組與資產整合帶來的投資機會。預計未來行業競爭更趨激烈,收購兼并與資產整合成為趨勢,一些背靠大集團的上市公司有望陸續獲得集團的優質資產。
  企業通過收購兼并,能有效打破產能瓶頸,提升規模經濟效應,鞏固企業的市場地位,進而提升行業整體業績水平。
  利好政策將逐漸落實。2006年6月28日《意見》公開發布,強調了發展具有自主知識品牌的重大技術裝備,指出了將對重大裝備制造業強化政策支持,對工程機械行業起到了振奮人心的作用。與《意見》相關的一攬子政策將在06年底、07年陸續出臺,企業將得到切實的利好。如進口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將被禁止和限制,對使用國產設備的支持,對國產設備制造的稅收優惠等具體政策將獲得落實,有助于國內企業擴大本土市場占有率,提高產品銷量,提高國產化率;稅收優惠有利于進口配件較多、生產主機為主的企業的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
  宏觀調控將對工程機械行業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由于固定資產投資的結構性變化、出口快速增長、國產設備的逐步替代將平滑宏觀調控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我們預計2006年全年行業收入增幅約30%;2007年收入增幅將保持在20%以上。行業內優勢企業增幅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3.1.3行業內上市公司分析
  上市公司平均單位收益變化趨勢繼續向好。2006年前三季度,工程機械行業15家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和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0.31元、3.22元和9.56%,均超過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以及全部機械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每股經營性現金流為0.34元,仍低于全部上市公司水平,但已處于持續穩定上升的趨勢中,較2005、2004年同期已有明顯提升。2006年前三季每股經營性現金流高于每股收益,顯示公司業績的提升有良好的現金流做支撐。
  上市公司利潤率繼續上升趨勢,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06年,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結束了04年、05年毛利率持續下跌的走勢,毛利率水平開始回升。2006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為19.65%,較上半年提升0.31個百分點,較2005年全年提升1.43個百分點,較2005年同期提升1.42個百分點,比行業平均水平高2.31個百分點;凈利率水平也處于上升趨勢,前三季度工程機械上市公司的凈利率為5.79%,較上半年提升0.23個百分點,比2005年全年提升2.73個百分點。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強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安徽合力等企業的毛利率水平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3.2.1船舶:訂單飽滿,業績爆發性增長
  船舶需求持續旺盛。2006年1-9月,全國新承接船舶訂單292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54%;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訂單612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5%;造船完工量83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7%。按我國和英國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統計數據,我國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訂單和手持船舶訂單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15.7%、30.0%和22.1%。
  其中,承接新船訂單位居世界第二。
  行業利潤呈爆發性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6年1-10月船舶及浮動裝置制造868家企業共實現銷售收入997.55億元,同比增長37.60%;實現利潤總額57.02億元,同比增長155.24%,增速分別較2006年上半年和2005年全年提升28.16、35.66個百分點;毛利率為11.19%,比2005年同期提升2.48個百分點。
  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1)油運市場繁榮和世界貿易持續增長拉動了造船業的全球需求,也造就了中國造船業景氣度向好;2)我國造船量以及在世界造船市場的份額不斷提高;3)我國造船廠在2003年、2004年航運周期頂點所承接的高價位訂單逐步在2006年實現交付,導致行業利潤率提高。
  我國造船業受益于國家政策扶持。9月18日國家發改委、國防科工委聯合正式對外發布了《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06-2015》。《規劃》對我國船舶工業的發展方向做出了明確的指導,將推動造船業的進一步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我國將集中力量建設長江口、渤海灣、珠江口三大造船基地,中船廣州龍穴造船基地作為珠江口造船基地建設的關鍵項目,對于完善我國船舶工業產業布局,促進我國船舶工業結構升級,做大做強我國船舶工業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兩年世界船舶市場走向判斷。世界經濟增長和貿易的發展是影響船舶市場變化的主要因素。中國石油、鐵礦石及其他大宗散貨的海上運輸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航運市場未來兩年的走向,預計未來兩年世界船舶市場將繼續保持景氣,2007年船價將維持高位。目前的油船船隊中,單殼油船仍占四分之一以上,2010年前需要淘汰的單殼油船約為9000萬載重噸。中國原油進口量的增長和IMO提前淘汰單殼油船的規定增強了投資者信心,油船價格將保持較好水平。散貨船市場仍會保持一定程度堅挺,中國鐵礦石的進口和世界糧食的進出口將會繼續支撐這一市場。相比較,集裝箱船市場前景較難把握,集裝箱船的建造取決于集裝箱航運需求量,預計未來訂造量恐難高過近幾年水平。
  3.2.2集裝箱:行業盈利大幅下降行業利潤大幅下降。2006年1—10月,我國集裝箱制造業收入下降1.48%,利潤總額下降58.07%,行業平均毛利率8.66%,同比下降6.86個百分點。行業景氣回落始自2005年下半年,之前集裝箱市場已經連續14個月高漲,處于超買狀態。
  行業在波動中不斷增長。2006年初普通干貨箱價格為1450美元/TEU,4月份開始上揚,9月份升至1900美元/TEU以上,預計第四季度將有所回落,估計在1700-1800美元/TEU。總體看,受行業內潛在產能制衡,箱價難以大幅提升,未來波動趨于平緩,變動區間在1500—2000美金/TEU。集裝箱用Corten鋼的價格自2006年初的400多美元/噸,上升到第三季度的接近600美元/噸,預計未來兩年或小幅走高。
  基于對未來數年全球經濟、貿易總量的樂觀估計,我們認為全球集裝箱需求將穩步提升。2007年、2008年、2009年全球集裝箱船數量的增長率分別為13.0%、14.6%、13.4%(Clarkson預計),相應也可以推算新集裝箱的增量需求在13%以上。此外,集裝箱需求還來自于舊箱的更新。過去5年,每年淘汰的集裝箱量占上年底全球擁有量的比例最高為5.4%,最低為4.4%。2005年底全球集裝箱保有量為2108.9萬TEU。我們預計2006年、2007年、2008年全球集裝箱的新增需求增長率為14.5%、13.0%、11.5%,每年的淘汰量占上年底全球擁有量的5.5%,計算得2006年、2007年、2008年全球集裝箱需求量分別為263.35萬TEU、290.61萬TEU、318.92萬TEU。
  3.2.3上市公司分析
  前三季度,行業內5家公司整體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1.70%和1.22%;凈資產收益率為19.27%。從凈利潤增長率指標看,廣船國際大幅增長408.54%,滬東重機增長率達72.19%,振華港機和江南重工分別增長30%以上。但是,權重最大的中集集團業績下滑,拖累了行業整體表現。
  中集集團、振華港機均為全球行業龍頭企業。中集集團的干貨箱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達55%,銷售收入的出口比例在95%左右。我們預計公司集裝箱業務未來發展將趨平穩,不再具有高成長性。在中集集團的利潤構成中,道路運輸車輛業務占比正在快速提升(目前為10%),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振華港機集裝箱起重機國際市場份額高達74%,出口產值占總收入的85%,集裝箱起重機銷售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91.75%。
  2006年公司在散貨機械市場、大型鋼橋、海上重工(包括浮吊等)等市場開始取得新突破,中交股份上市對振華港機也產生正面影響。
  滬東重機、廣船國際和江南重工都是中船集團旗下公司。中船集團目前正在加大資本運作力度,整合優化造船、修船和配套資源,三家上市公司將因此受益。
  3.3機床:迎來發展黃金時代
  3.3.1行業業績穩定增長
  機床行業保持著快速發展的勢頭。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5年522家金切機床制造企業共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42.03億元,同比增長25.32%;利潤總額20.76億元,同比增長30.75%;毛利率、稅前利潤率分別為18.17%、4.70%。2006年1-10月,517家金切機床制造企業共實現銷售收入432.80億元,同比增長24.74%;利潤總額19.12億元,同比增長30.85%。2005年全國金切機床產量為45.07萬臺,同比增長12.8%;2006年1-10月金切機床產量為46.01萬臺,同比增長13.8%;毛利率、稅前利潤率分別為18.71%、4.42%。
  2000年以來,我國機床行業無論產值、產量、銷售收入都保持著兩位數以上的增長,2004年是我國增長最快的一年,2005年以來,增速絕對值有所放緩,但仍處于快速增長趨勢中。
  中國迎來了機床工業發展的黃金時代,機床工業在未來5-10年將持續景氣。中國將復制機床強國的發展道路。1)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機床行業的下游行業成長迅速;2)受益于全球產業轉移,中國成為全球的“加工中心”;3)國家已經認識到發展機床工業的重要性,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促進機床工業的發展。
  3.3.2政策推動、需求拉動,行業保持快速增長我們預計“十一五”期間中國機床消費年增長率在15%以上,中國機床行業銷售收入增速保持在20%以上,由于數控機床的比例大大提高,行業內優勢企業增幅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判斷的前提為:1)未來5年我國機床下游行業增長保持15%左右的速度;2)
  進口替代取得階段性成果,截止2010年,國產數控機床的市場占有率達到50%,國產機床市場占有率達到60%;1、機床新政支持力度大、方位全,大力發展機床工業勢在必行裝備工業的發展關系到一國整體工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在世界上的位置,機床作為“工業母機”,在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意見》明確提出要在機床領域實現重點突破:發展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裝備和數控系統及功能部件,改變大型、高精度數控機床大部分依賴進口的現狀,滿足機械、航空航天等工業發展的需要。
  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提振機床行業:1)國產數控機床的市場占有率達到50%;2)國產機床功能部件品種齊全,市場占有率達到60%;3)國產數控機床配國產數控系統要達到75%

查看評論 】【關閉窗口
減速機網   精品推薦 減速機網   減速機網   相關信息 減速機網
減速機網 網友留言 減速機網
減速機網 發表評論:  標題:    聯系方式
  
 減速機網
*必須遵守《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有關法律法規。
*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
   (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三)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 您發表的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與減速機信息網無關。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 本站評論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評論中的任意內容。
* 您在本站評論板發表的作品,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本站宗旨 - 網站地圖 - 廣告服務 - 幫助中心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全國服務熱線:010-51179040 E-mail:jiansuji001@163.com
Copyright © 2008-2018 By 減速機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山县| 通山县| 五常市| 建德市| 离岛区| 平利县| 若尔盖县| 西贡区| 美姑县| 江北区| 绍兴市| 桃园县| 丹江口市| 邯郸县| 灌阳县| 阿荣旗| 衡阳市| 禄劝| 溧阳市| 潼南县| 湟源县| 林口县| 象州县| 蒙自县| 甘德县| 灵石县| 新干县| 新化县| 华阴市| 阿克苏市| 法库县| 正定县| 恭城| 赞皇县| 荔波县| 三原县| 贵定县| 十堰市| 天台县| 偏关县|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