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自萬維網(WWW)問世以來,整個世界進入了網絡時代。而機器人領域一直在研究遠程機器人,若將它與網絡聯結,是否可開拓網絡機器人領域。本文就遠程機器人向網絡機器人發展所需要素、以及應怎樣拓展應用等問題給予展望。
2.遠程與網絡的區別
首先要研究遠程機器人與網絡機器人究竟有哪些不同?當然這也是網絡
機器人的定義。在此我們只根據遠程機器人與萬維網系統進行對比,研究其兩者的區別。
2.1標準化
以往的遠程操作系統多數是借助于通信路徑,由特定的操作員來操作特
定的機器人或加工機械等的1對1型系統。通信路徑有用通信衛星的,也有用ISDN的。
而萬維網則是用一個服務器使不特定的多數用戶在網絡上任意使用。可
以說,這種系統無論什么時候、無論在哪兒、無論誰都可以使用。連接買主方的人-機接口(Web瀏覽器:萬維網瀏覽器)和服務器方的httpd的通信協議是HTTP,它在世界上已完全標準化。而遠程操作系統多數是按照上述的要素獨自開發其規格,所以只能限定特定系統間1對1的使用。
使用所謂的“網絡”一詞,就意味著各分支上的操作方和被操作系統有多個,連接它們的經路也有多個,否則就失調。要滿足上述條件,只有用萬維網系統來實現,這樣就必須使人-機接口、多買主服務器、通信協議等標準化。
如后所述,在萬維網系統上構筑遠程操作機器人系統的嘗試也迸行了多次Web瀏覽器具備動態圖象、三維圖形的顯示功能、聲象顯示功能,若基本
上能滿足機器人系統的人- 機接口各項條件,限定通信區域,利用不能預測遲滯時間的接口作為前提,可以說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實際上,這種機器人已被非常多的用戶使用著。至少一個機器人分支應與多個操作員分支連接。這樣也算進了一步。
2.2地球范圍內分散化
萬維網的另一個特點是用高級鏈路連接數據庫,在地球范圍內可實現分散化。采用這種結構,各地方的數據雖然少,但全球范圍內可實現龐大規模的數據庫。
機器人系統是物理性實體,所以用這種高級鏈路連接的意義不大。大規模分散系統的例子即SF。若在多數街道監視器上增加面部識別軟件,即成為真實世界中尋人系統。然而若真實現了還有些超前。
因此,將機器人系統中必要的、多數軟件分散配置、加以利用的想法更有現實性。這靠一個部門來開發機器人所需的各種軟件是困難的,所以實現網絡化更有意義。實際上這種分散軟件系統構思早已有人提出過。這些提案也很有創意,如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是制定規格的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ure)。
它是分散目標系統的世界標準規格。應用層的協議使用IIOP(Internet
Inter Orb Protocol)。IIOP與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