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企業研制成功國內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MW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機組,這是目前中國最大功率的風力發電機組,每小時的發電量可達到2,000千瓦時。
重慶日報11月18日報道,重慶市科委11月17日傳出消息,國內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MW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機組近日在重慶市研制成功。這是目前中國最大功率的風力發電機組,每小時的發電量可達到2,000千瓦時。
這臺風力發電機組樣機由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與德國aerodyn公司聯合設計,公司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實現了自主研制,它將在本月內被運往內蒙古輝騰錫勒風場進行安裝試用,正式并入國家電網運行。
利用風能發電是中國清潔能源產業的一項重大措施,但風電裝備卻一直是影響產業發展的最大難題。2006年以前,中國還只能運用恒速恒頻且功率較小的風力發電機組裝備開展風力發電,“‘恒速恒頻’不能將風能充分利用。”有關專業人士解釋,風在不同地域環境和氣候條件下,其速度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使用的風電裝備始終以一種速度一個頻率去采集它們,除了不能更多地獲取風能,還會影響發電的效率。于是在2006年,大連重工集團、東方汽輪機廠等開始著手變速恒頻的風力發電機組的研發,并完成了樣機的小批量生產。
“盡管如此,機組設備的最大功率只是1.5MW,且還采用了德國、西班牙等國壟斷的關鍵技術,大大增加我們對設備研發和使用的‘負荷’。”海裝公司一負責人說,目前,風電裝備每千瓦的市場價格在6,000元左右,其使用成本是極其昂貴的。
作為風電產業的提前介入者,2006年底開始,由海裝公司牽頭承擔的“大功率風電機組關鍵技術開發與產業化”項目,就在重慶市“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市新型工業化專項等資金項目的支持下,先后攻克了機組傳動鏈、機艙優化布局等一批大功率風電機組的系統集成技術,具備了“全功率試驗、系統集成、再工程化”的設計和制造能力,累計投入了上億元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