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本市西北端官廳水庫南岸 ■一期項目每年可生產約1億度電,至少能滿足10萬戶家庭的生活用電需要 ■每年可節約煤炭5萬噸,還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782噸、一氧化碳11噸、氮氧化物444噸 京報網訊(記者孟為)昨天,北京市首座大型風電場—北京官廳風電場開始架設第一臺風機,待33臺風機全部吊裝后,今年底可向市區發電。這標志著北京地區在風能開發利用方面實現零的突破。 動用350噸“巨無霸”吊裝風機 記者在官廳水庫南岸風電場看到,兩臺吊車正在緊張地忙碌。工作人員介紹:“風機槳葉是用玻璃鋼制造的,每根槳葉重達5.6噸,非常沉。光是動用的吊車最重的一臺就達350噸,稱得上是吊車中的‘巨無霸’。” 據了解,風電場由京能集團開發投資建設。一期項目建成后將全部進入城市電網,每年不僅可以節約煤炭5萬噸,而且還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782噸、一氧化碳11噸、氮氧化物444噸。 每年可送1億度綠色電力 “風電場的建設是本市首次對風能資源的規模化利用,是實現奧運承諾的重大工程之一。”北京市能源與經濟運行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 風力發電場借風發電,將改變北京市民用電結構中沒有使用風能的歷史。風力發電場生產的電能將直接輸入北京電網,提供給市民和奧運場館使用。 據了解,官廳風力發電場一期的裝機容量為5萬千瓦,每年可生產約1億度電,以每戶北京家庭年均使用1000度電計算,1億度電至少能夠解決10萬戶家庭的生活用電需要。2010年前,北京將完成官廳風電場的二期工程建設,屆時裝機容量將達到10萬千瓦。 風力發電場將成旅游新景觀 建成后的風電場將由33臺巨大的白色風電機組排布在京張高速公路兩側,直徑70余米的葉輪在藍天白云、青山碧水下迎風逆轉,壯觀的景象將成為市民又一個旅游的新去處。 記者注意到,風機的葉片離地面最近處也有30米。據介紹,這是因為風電場考慮到了官廳水庫的漲水情況,即便漲水淹沒了風機的基座,也不會影響風力發電的正常運轉。RJ038 新聞鏈接 風電場為何選址京西北的官廳? 風電場位于北京市西北端官廳水庫南岸,是北京的主要風口之一。每年海拔70米以上的平均風力都在7級左右,是傳統意義上的北京“上風口”。 有數據顯示,這里在70米的高度多年平均風速為7.11米/秒,平均風功率密度約為422瓦/平方米,年有效發電小時約為2000小時,達到了風電行業規定的發電小時數在1800小時以上、平均風功率密度150瓦/平方米以上建設風電場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