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與維護
1、潤滑油品與油量
減速器推薦使用GB5903-86中極壓齒輪油N220、N320。(當環境溫度低于30℃采用N220號油,當環境溫度高于30℃時采用N320號油)油量按減速器型號從表一中查取。
2、減速器冷卻潤滑系統為常開方式,并且輥壓機開啟前必須先啟動潤滑系統,確認減速器各潤滑點有油供給后3-5分鐘,減速器方可帶負荷運行。
3、新減器或更換新齒輪時,第一次使用,7-10天后更換一次潤滑油。清洗干凈機體后,每運行2-3個月須更換一次潤滑油。潤滑油不能反復使用,應放盡殘油后注入新的潤滑油。且不同種類的油品不可混用。
4、減速器應經常保持清潔,外露表面不得堆積灰塵。減速器內不得進水。在運行時,通氣孔也要保持氣流通暢。油標視孔窗及油流指示器應保持潔凈,以便隨時觀察減速器的油位變化,并注意適時增添潤滑油以保證油位高度。
5、減速器不允許超負荷運轉,瞬時尖峰負荷不得大于額定負荷的2倍。
6、減速器每運行1-2周要檢查、緊固減速器的各連接部位螺釘,及縮套和支承桿上的螺釘。低速軸處出現滲油現象,則應隨時向內調緊該處端蓋螺釘。
7、若減速器出現異常噪聲,溫升顯著升高,油溫達70℃必須報警停機。輥壓機電流,壓力增大及發生意外損壞也應立即停機檢查并作好記錄。
8、冷卻系統使用要求
8.1冷卻系統應保持常開方式。
8.2冷卻系統中的油路和水路不應有串流現象。油路和水路都要保持暢通,各連接部位不應有滲、漏油、水的現象出現。
8.3冷卻系統啟動時,先啟動油泵電機使冷卻器內充滿油,再徐徐開啟冷卻水的進水閥。要求水壓在0.2-0.4Mpa之間。冷卻系統內的油流量與水流量比應是1:1,即進水量應達40升/分左右。供冷卻器使用的水溫應盡量低。
8.4冷卻系統若在正常運轉情況下進出油管的溫度有較明顯的變化,一般油溫降低大于12℃。
8.5對采用地下水或水質較差的用戶,應注意冷卻器在使用時間較長時會形成水管阻塞的現象,要作定期清洗,一般每半年至一年清洗一次。冷卻系統中的濾油器要做到每周清洗一次,以確保油路的暢通。
9、維護
用戶自查項目見表二,要求用戶在使用中予以配合并作好觀察記錄。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見表三。
表二
|
檢查內容 |
每天 |
減速器的油溫(溫升)是否正常。
觀察油泵及冷卻器是否開啟,潤滑油路是否通暢。
觀察輥壓機電流及壓力是否異常。 |
每周 |
清洗濾油器。
添加潤滑油。
檢查各螺栓聯接處是否松動。
觀察減速器軸端是否有滲漏油,異常噪聲及溫升過高現象。 |
每月 |
向內調整低速軸端蓋螺釘,以補償油封唇口磨損量,防止出現滲漏油。
緊牢減速器的各連接部位螺栓及脹緊套螺栓,以防松動,
檢查扭力支擺動是否靈活,蝶簧減震裝置是否有效。
檢查冷卻器換熱性是否正常,是否需要采取清洗等措施。
核查上一次更換潤滑油的時間,以確保減速器的潤滑油每隔2-3個月更換一次。 |
表三
序號 |
現象 |
原因 |
排除方法 |
1 |
油管無油 |
機內油面太低 |
增加潤滑油 |
油路堵塞 |
拆下濾油器清洗 |
油泵損壞 |
更換新油泵 |
2 |
高速軸端漏油 |
油封損壞 |
更換新油封 |
回油孔堵塞 |
打開端蓋,清理、疏通回油孔 |
3 |
低速軸端漏油 |
壓蓋螺釘松動 |
向內調整低速軸蓋螺釘 |
油封損壞 |
更換油封 |
4 |
端面漏油 |
螺栓松動 |
均勻擰緊螺栓 |
端面密封膠失效 |
拆機更換密封膠 |
5 |
管接頭處漏油 |
經振動管接頭處松動 |
在管接頭處上生膠帶和防松膠 |
6 |
軸端發熱或溫升過高 |
潤滑不充分、潤滑油失效
冷卻器工作失效 |
檢查油量是否足夠、潤滑油是否
如期更換、油路的循環是否通暢,
冷卻器是否有足夠水壓、水流量。 |
軸承裝配過緊 |
拆下端蓋,調整軸承游隙 |
軸承損壞 |
更換軸承 |
超負荷運轉、偏載嚴重 |
避免超載、偏載 |
環境惡劣、散熱差 |
改善環境,增設水冷、風冷設施 |
7 |
異常噪聲 |
機體零件松動、損壞 |
拆機檢查維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