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齒輪強度與設計參數-小齒輪布置結構系數
| |
用于計算齒向載荷分布系數KHβ 見表42。其中l為軸承跨距,mm;s為小齒輪齒寬重點至軸承跨距重點的距離,mm。
表42 小齒輪結構系數k
k
圖號
結構示圖
剛性
|
|
·齒輪強度與設計參數-行星齒輪傳動不均衡系數
| |
用高精度齒輪和提高其它主要構件(如行星架、機體等)的精度公差來達到行星輪間載荷均勻分配,這種方法獲得的行星齒輪傳動是一種靜不定的完全剛性的系統。因此,因制造成本隨精度的提高而顯著增加,裝配且比較困難,所以實際上只能對那些不能疏忽的尺寸才用高精度嚴加控制。 &n |
|
·齒輪強度與設計參數-使用系數
| |
使用系數KA是考慮由于齒輪嚙合時,外部因素引起附加動載荷的影響系數。這種外部附加動載荷取決于原動機和從動機的特性、軸和聯軸器系統的質量和剛度,以及運行狀態。 使用系數KA應通過精密測量或對傳動系統的全面分析來 |
|
·齒輪強度與設計參數-輸入轉速
| |
用于計算齒輪線速度和工作循環次數,見下表: &nbs |
|
·齒輪強度與設計參數-彈性系數
| |
用于在齒輪強度計算時考慮材料彈性模量E和泊桑比ν對赫茲應力的影響。對于某些常用材料組合的ZE可參考表29查取。
& |
|
·齒輪強度與設計參數-潤滑粘度
| |
在選擇合適的齒輪潤滑油品種和粘度級別時,需考慮以下諸因素: (1)齒輪性質 包括齒輪的類型(開式、閉式、汽車用類型等),齒輪的大小,支承類別與形式,齒輪油的使用方式。 (2)齒輪的工作 |
|
·《圓錐直齒輪球面漸開線共軛齒形齒廓》設計與制造
| |
應用球面漸開線于圓錐齒輪,是十九世紀列菲福爾在1828年提出來的。
在中國、上世紀50年代起以李華敏為代表的一批學者,開展了系統的理論分析研究和設計制造應用等方面的討論。并結合球面三角學基本原理推導了極座標方程和直角座標方程。
70年代、對國外球面漸開線磨齒機和測量設 |
|
·齒輪加工誤差分析-插齒
| |
插齒誤差產生原因及消除方法見表26。
表26& |
|
·齒輪加工誤差分析-滾齒
| |
滾齒誤差產生原因及消除方法見表25。
表25 滾齒誤差產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滾齒誤差
產 生 &nb |
|
·齒輪加工誤差分析-剃齒
| |
剃齒輪齒接觸的偏差及其修正方法見表27。剃齒誤差產生原因及其消除方法見表28 表27&n |